WPS,WPS Office,WPS官网,WPS下载,金山文档,在线编辑文档,协同办公,云文档,云表格,在线表格,远程办公,远程会议,云办公解决方案,在线办公,多人协同云文档,协同办公平台,流程图软件
10月9日,商务部发布公告,决定对部分含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。
公告中有两个细节引发了热议:一是公告附件采用了WPS格式,而此前一直是word或pdf格式;二是申请文件必须以中文提交。
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,求伯君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。但在30多年前,他是中国互联网界最早的风云人物之一。
1964年出生的求伯君,毕业于中国人民国防科技大学,专业是信息系统工程。上世纪80年代中期,他曾在国有企业工作,后来辞职加盟北京四通公司,不久又被调往深圳四通。
1988年,在香港金山电脑公司总裁张旋龙的邀请下,求伯君加入金山公司,投身软件开发工作。
为此,从1988年5月开始,求伯君把自己关在深圳一家酒店的房间里,全身心投入到软件开发中。
高强度的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。一年内,他三次病倒,先是患上肝病,之后又两次复发。第二次住院时,正值开发的关键阶段,他干脆把电脑搬进病房,边治疗边继续编程。
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文办公软件WPS1.0诞生了。此时的求伯君只有25岁。
与之前只支持打印机的汉字处理工具不同,WPS1.0可以让操作者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文字处理,这个突破性的功能立即引起了广泛关注,用求伯君的话说:“市场上奇缺这种产品。”
在没有任何广告宣传的情况下,仅用几年时间便占据了当时国内软件市场90%的份额。
当时的书店里,《WPS使用教程》《WPS使用指南》等书籍十分畅销,社会上各种电脑培训班的主要课程也都包含WPS操作。
“那时,WPS养活了一批书商、一批办培训班的人、一批打字员,并且推动了电脑的普及。”求伯君曾这样描述
多年后,有人问他在酒店“闭关”时的心路历程,他说:“那些所谓的感想都是后来总结的。当你全身心投入开发时,就算不给钱,你也会坚持干下去。”
1992年,微软进入中国市场,主动找到金山公司,提出希望实现双方软件格式的兼容。当时,两家公司签订了一份协议,约定通过软件中间层的RTF格式来互相读取对方的文件。
这座“格式桥梁”,让WPS的用户得以使用微软Word打开和编辑文档。这看似为用户带来了方便,却悄然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格局。
1995年,随着Windows 95的发布,DOS系统逐渐被淘汰,一直在DOS环境下运行的WPS也因此被市场冷落。然而,WPS的用户却通过“格式桥梁”,不断流向微软Word的阵营。
为了应对市场变化,金山团队开发了一款类似Office套件的产品——“盘古组件”,整合了WPS、电子表格和字典功能。然而,在投入200多万元用于开发和宣传后,“盘古组件”最终未能成功。
“不做这个又做什么呢?WPS里面有我的感情。感情用事,当然不理智,但很多决策在理智状态下就做不出来了。”经过思考,他选择带领团队继续WPS的升级研发。
1996年下半年是公司最困难的时候,资金开始紧张,团队信心也不足了,大家感觉前途渺茫。
于是,他卖掉了别墅,筹集到200万元,继续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地开发新产品,每天工作时间达12小时。
“Word研发团队有200多人,我们只有不到10个人。没有办法,只有比别人多付出几倍的劳动和汗水。”
1997年10月,WPS 97问世。这是首款运行在Windows平台上的国产中文处理软件。凭借原有的用户基础,WPS 97最终销量达到3万套。
尽管用户反馈很好,但金山公司并未从中获得太多的经济回报。为了维持运营,团队不得不另辟蹊径——依靠金山毒霸、游戏软件等其他产品线的收入维持运营,“以战养战”。
2002年,金山公司再次为WPS押上重注——投入3500万元,召集100名研发人员,研发新版WPS。
这段时间,微软的Office软件已经逐步占领中国市场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,金山公司决定让新版软件从界面菜单到操作模式都与微软深度兼容。
2005年,WPS 2005发布。它不仅兼容微软Office系统,还非常轻量化——仅20MB左右,即便在网速较慢、电脑配置低的情况下也能下载。
下载量就突破了3800万次。两年后,金山公司推出了WPS 2007。此时,WPS的个人用户量已突破900万,并成功进入了日本、越南等市场。2007年,金山公司在香港上市。
知名经济学者、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环球人物记者表示:“WPS的成功,在于采用了‘免费+模板’的新销售模式,更符合用户需求,在办公软件应用生态上走对了路。”
盘和林认为,只要保证资本要素的供给、保持开放的生态环境、重视用户积累和生态建设,就能孕育出更多的求伯君和WPS。
那是在资金困难时期,金山公司为了缓解压力,踏入了游戏开发领域。求伯君用自己浙江老家村庄的名字,创立了“西山居”游戏工作室。
之后,西山居推出了一系列知名游戏,其中的《剑侠情缘》《剑网》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。
有一段时间,求伯君对开飞机产生了极大兴趣,专程前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习,最后考取了私人飞机驾照。之后,他便开发了一款名为《中国民航》的游戏,模拟航空公司的运营。
求伯君还带领团队开发了《中关村启示录》,让玩家在游戏中体验公司管理的乐趣。
在求伯君看来,有天赋的程序员很多,但除了为公司、为客户服务之外,他们也是为了自己的兴趣、乐趣而工作。
2011年,求伯君辞去了在金山公司的所有职务,正式退休,此后很少公开露面。但他一直在关注程序员群体,
在一次活动中,还向同行们呼吁:“10月24日是中国程序员节,应该给程序员放半天假。”
如今,他依然享受着写代码的乐趣:“写程序最让人兴奋的时刻,是在一个难题百思不得其解后突然豁然开朗,那一刻的激动,你会愿意与全世界分享。”